金匮要略脉法辨难
注:本文已于1991年6月发表于江西中医药
《金匮要略》脉法辨难——伍炳彩
摘要:联系《伤寒论》并结合临床,认为解释《金匮》脉学条文,必须明确:①“寸口脉”在《金匮》有不同的用法;②《金匮》对不同的诊脉部位用法不同;③论脉有相对与绝对之分;④《金匮》某些脉象的概念与现在不同;⑤“数”在《金匮》不一定指脉象;⑥“微”有时是形容词;⑦一病可见数脉,一脉可主多病。
从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(以下简称《金匮》)两书可以看出,张仲景是十分重视脉学的。《金匮》全书398节条文,涉及脉象的即有143条,占相当大的比例。但由于仲景行文简古,许多条文不好理解,增加了学习的困难。本文在长期的《金匮》教学中,逐渐认识到,要对《金匮》有关脉象条文有正确的理解,必须明确以下的问题:
1.“寸口脉”的不同所指
“寸口”,现在一般指寸关尺三部而言,但在《金匮》中,“寸口脉”有不同的所指,其规律是:①凡条文中寸口与关上、尺中并提的,则此寸口仅指两手寸脉;②如单提寸口,或寸口与跌阳、少阴并举的,则此寸口包括两手的寸关尺三部。举例来说,“寸口脉动者,因其旺时而动,假令肝旺色青,四时各随其色。肝色青而反色白,非其时色脉,皆当病。”此条的寸口为单举寸口,故包括寸关尺三部。又如《血痹虚劳篇》:“血痹阴阳俱微,寸口关上微,尺中小紧,外证身体不仁,如风痹状,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。”这一条的寸口与关上、尺中并举,故此寸口仅指两手寸脉。其它条以此文类推。
2.《金匮》对诊脉部位的不同用法
目前,临床上诊脉习用寸口,但《金匮》的诊脉部位与现在所有不同,它使用的有4种:①寸口三部法,②趺阳诊法,③少阴诊法,④少阳诊法。其运用的规律大致是:
2.1诊外感疾患用独取寸口的方法 《金匮》以讨论内伤杂病为主,但因外感与内伤有密切的联系,故本书亦涉及外感疾病,如《痉湿暍病篇》即是病。该篇云:“太阳病,关节疼痛而烦,脉沉而细者,此名湿痹。湿痹之候,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,但当利其小便。”这一节“脉沉而细”当指寸口脉而言。条首冠以“太阳病”三字,结合“关节疼痛而烦”,可知是由外邪引起。由此可知,《金匮》诊外感病常用寸口诊法。这一点在《痉湿暍病篇》的其他条文也可看出,在《伤寒论》中也可得到证明。如《伤寒论》云:“太阳病,发热,汗出,恶风,脉缓者,名为中风。”又云:“太阳病,或已发热,或未发热,必恶寒,体痛,呕逆,脉阴阳俱紧者,名曰伤寒。”这里的“伤寒”和“中风”都属外感病变,而“脉浮缓”和“脉阴阳俱紧”均指寸口脉而言,所以仲景诊外感疾病用独取寸口法就不言而喻了。
2.2病涉脾胃常用趺阳诊法 如《腹满寒疝宿食病篇》有“跌阳脉微弦,法当腹满,不满者必便难……”据此可看出,腹满属脾胃病变,仲景用的是趺阳诊法。又如《呕吐下利病篇》“趺阳脉浮而涩,浮则为虚,涩则伤脾,脾伤则不磨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宿谷不化,名曰胃反。”从这里可以看出,仲景诊脾胃病变,常用跌阳诊法。由于跌阳脉位置较表浅,故水肿病于寸口脉很沉的情况下,亦多兼诊趺阳,这一点在水气病篇就可得到证明。
2.3有关妇人病变兼诊少阴脉(太溪脉) 如《妇人杂病篇》云:“少阴脉滑而数者,阴中即生疮,阴中蚀疮烂者,狼牙汤洗之。”这是论述下焦湿热而阴中生疮的脉证和治法。少阴为肾脉,阴中为肾窍。脉滑数主有湿热,湿热聚于前阴,郁积腐蚀,致腐烂成疮。由此可看出,仲景诊妇女病,有时兼诊少阴太溪脉。
2.4对某些复杂的病证,兼诊两处以上的脉象 如《水气病篇》曰:“寸口脉沉而迟,迟则为水……趺阳脉伏,水谷不化……少阳脉卑,少阴脉细……名曰血分。”这是因为水肿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很密切,与三焦的功能失常也有关,所以在阐述水肿的形成时,用了寸口、趺阳、少阴、少阳(和髎)四种都位合参的方法来说明这一复杂机制。若病入于胃或久病杂病,则多取寸口与趺阳并举。《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》云:“寸口脉浮而迟,浮即为虚,迟即为劳;虚则卫气不足,劳则营气竭。趺阳脉浮而数,浮即为气,数即消谷而大坚,气盛则溲数,溲数即坚,坚数相搏,即为消渴。”这里寸口与趺阳并举以说明消渴的病机,就是因为消渴属久病杂病范畴。
2.5上下阻膈的病分寸关尺以候之 如《五脏风寒积聚病篇》云:“诸积大法,脉来细而附骨者,乃积也。寸口,积在胸中,微出寸口,积在喉中;关上,积在脐旁;上关上,积在心下;微下关,积在少腹;尺中,积在气冲。”《伤寒论》云:“问曰:病有结胸者有藏结,其状如何?答曰:按之痛,寸脉浮,关脉沉,名曰结胸也。何谓藏结?如结胸状,饮食如故,时时下利,寸脉浮,关脉小细沉紧,名曰藏结……”从这里不难看出,仲景对上下阻膈的疾病,常分寸关尺三部以候之。
以上是《金匮》诊脉部位运用的一般原则。必须说明,外感疾病用寸口诊法,并不是说内伤就不用,只是内伤兼用其它诊法,而外感全书概用寸口。明确诊脉部位运用原则对解释一些条文很有益处,举例来说,《黄疸病篇》关于黄疸病因的条文有两条:一条是“寸口脉浮而缓,浮则为风,缓则为痹,痹非中风,四肢苦烦,脾色必黄,瘀热以行。”一条是“跌阳脉紧而数,数则为热,热则消谷,紧则为寒,食即为满……风寒相搏,食谷即眩,谷气不消,胃中苦浊,浊气下流,小便不通,阴被其寒,热流膀胱,身体尽黄,名曰谷疽。”这两节经文均是讨论黄疸的病因为湿热,有人认为既然均是讨论黄疽的病因与湿热有关,何以要反复说明,不厌其烦?其实前条的湿热是由外感而得,故仲景用“寸口脉浮而缓”来说明;后条湿热是由内伤脾胃而得,故仲景用“趺阳脉紧而数”来说明。
3.《金匮》论脉有相对与绝对之分
限于历史条件,《金匮》对有些问题如论脉有相对与绝对之分,未能详细交待。如“脉浮,小便不利,微热消渴者,宜利小便发汗,五苓散主之。”本节的脉浮是绝对的,主表,故原文说“宜利小便发汗”。又如“脉浮发热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者,猪苓汤主之”。其脉浮则是相对的,因其病在下焦,故尺脉当沉,因此寸关脉显得相对浮。若把本节的脉浮理解为表证,于方很难理解,于临床也不符。注家在解释本条时,有的对脉浮两字避而不谈,如现在的教科书;有的则牵强附会,如唐容川说:“此节猪苓汤证,是证发于肺经,肺主皮毛,而先病发热,是肺有热也。肺热津不布,故渴欲饮水也。外热上渴,肺既受伤,不能通调水道,因而水道不利,是先病肺之虚热也。但当滋肺经之虚热为主,故用阿胶与滑石。二证之发现,先后不同,脏腑遂异,独其脉皆浮何哉?盖五苓散之浮,应太阳主表之义也,猪苓汤之浮,应肺主皮毛之义也。脉虽同而见证有先后,遂大异焉。”
此外,《腹满寒疝宿食病篇》的“问曰:人病有宿食,何以别之?师曰:寸口脉浮而大,按之反涩,尺中亦微而涩,故知有宿食,大承气汤主之。”此条的“寸口脉浮而大”,当指寸关尺的寸脉,因本节是寸口与尺中并举的,按照上述寸口脉的运用规律,故应指寸脉。但寸脉为何会浮而大?这是因为宿食停滞在大肠,属下焦范畴,其病应尺脉,其尺脉当沉,相对来说,寸脉就是显得浮而大了。至于本节何以会出现涩脉?这是因为宿食久停,阻滞气血运行之故。
4.《金匮》有些脉象的概念与现在有所不同
《金匮》成书年代较早,虽然对脉象极其重视,但毕竟因时代关系,有些脉象的概念尚不成熟,有些与现代的概念也有所不同,这是一种新技术在开始发展时尚未定型的必然情况。如对大脉的理解,就不能按照现代的概念。《伤寒论》里的“伤寒三日,阳明脉大”及《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》的“咳而上气,此为肺胀,其人喘,目如脱状,脉浮大者,越婢加半夏汤主之”这两节经文的脉大,当指洪脉。另《痉湿暍病篇》的“湿家病,身疼发热,面黄而喘,头痛鼻塞而烦,其脉大,自能饮食,腹中和无病,病在头中寒湿,故鼻寒,纳药鼻中则愈。”文中的“脉大”,按照《内经》“上以候上”的脉象主病原则,当指寸脉浮或寸脉旺。此外,《虚劳病篇》的“男子平人,脉大为劳,极虚亦为劳”及“《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》的“上气面浮肿,肩息,其脉浮大,不治,又加利尤甚。”前者当指革脉,后者系指浮大无根一类的脉象。以上条文中的大脉,如果按照现在大脉的概念去理解,那就无法理解上面的条文。以上的条文病情完全不同,仲景为什么都用了大脉呢?笔者认为,因为洪大之脉从脉位来讲偏高,而浮脉、革脉脉位也偏高,故有时混用。这就说明,当时大脉的概念未完全确定。
5.“数”不一定表示脉的快慢
仲景著作中的“数”脉有时不是指脉的快慢,而是指脉的动态,如《胸痹心痛短气篇》的“胸痹之病,喘息咳唾,胸背痛,短气,寸口脉沉而迟,关上小紧数,栝篓薤白白酒汤主之。”此节的“数”,注家如程云来等认为是错误,主张去掉。实际上,本节的“数”,仲景原意不是指而是指脉的动态,即像快又不快,为躁动之象,为胸痹发作时的脉象,正如《金匮译释》所说:“这里的迟数,是脉的动态,不是脉的快慢,因为上焦阳虚,所以寸口脉表现疲弱不前,因痰涎壅结,阳气不舒,所以关上脉表现躁动不静。”这种解释是符合经典原意的。
6.“微”有对指脉象,有时为形容词
“微”字在《金匮》中有时指微脉,有时指形容词,应注意分辨。《血痹虚劳病篇》的“夫失精家,少腹弦急,阴头寒,目眩发落,脉极虚芤迟,为清谷亡血,失精。脉得诸芤动微紧,男子失精,女子梦交,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。”条文中的“微紧”,教科书中解释为微而紧,这是不对的。因为“微”为无力的脉象,两者是不可能同时出现的。又如《妇人产后病篇》的“产后七八日,无太阳证,少腹坚痛,此恶露不尽;不大便,烦躁发热,切脉微实,再倍发热,日晡时烦躁者,不食,食则谵语,至夜则愈,宜大承气汤主之。”这节的“切脉微实”,“微”与“实”不能同时出现,故“微”为形容词。
相反,有些条文的“微”指脉象,如《血痹虚劳病篇》的“问曰:血痹病从何得之?师曰: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,重因疲劳汗出,卧不时动摇,加被微风,遂得之。但以脉自微涩,在寸口、关上小紧,宜针引阳气,令脉和紧去则愈。”这里的“脉自微涩”,其“微”为脉象,指阳虚而言,不可不知。
7.一病可见数脉,一脉又主多病
《金匮》论脉,一脉可主多病,一病又可见数脉,明乎此,有些条文也迎刃而解。宿食病的脉象,不同的条文有不同的说法,使人难解,其中“寸口脉浮而大,按之反涩,尺中亦微而涩,故知有宿食,大承气汤主之”。本条的“寸口脉浮而大,按之反涩,尺中亦微而涩”为宿食久停的脉象;“脉数而滑者,实也,此有宿食”与本条的“脉数而滑”为宿食新停的脉象;“脉紧如转索无常者,有宿食也”为宿食邪正相搏的脉象,常兼现腹痛等证。由此说明,一病可见数种脉象,同一种病,因病有新久虚实的不同,故脉象亦异,这是不难理解的。至于一脉可主多病,临床更为多见,《金匮》也屡见不鲜,如弦脉既是疟疾主脉,但弦脉亦见于痰饮、腹满寒疝等病,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8.弦与紧脉有时互用
仲景著作中,弦与紧有时互用,这一点有的学者已提到,如刘渡舟教授在《<伤寒论>十四讲》一书中就说过:“仲景认为,水气上冲脉当沉紧,质诸临床,紧当弦体会为是。盖弦与紧,古人有时互相借用。”两者之所以会借用,这是因为弦与紧作形态上相类似,都是体现脉搏的紧张度的。必须指出的是,弦与紧虽然形态相类似,但毕竟不完全相同:弦脉为上下弹指,紧脉为左右弹指,弦脉是脉搏的形态,紧脉是脉搏的动态,弦脉可以出现无力,但紧脉是有力的。正由于两者互相类似,但仍有区别,故严格说来两者是不能同时出现,故有些条文弦紧两脉同现时,在理解时必须有所侧重,如《痉湿暍病篇》的“夫痉脉,按之紧如弦,直上下行”当侧重理解为弦脉,因其后面接着有“直上下行”,这与“风脉自弦”也较符合,实际上是弦而不静之意;《腹满寒疝宿食病篇》的“胁下偏痛,发热,其脉紧弦,此寒也,以温药下之,宜大黄附子汤”这一节的“脉紧弦”当侧重理解为紧脉,因紧脉主寒主痛。至于《腹满寒疝宿食病篇》的“腹痛,脉弦而紧,弦则卫气不行,即恶寒,紧则不饮食,邪正相搏,即为寒疝。”文中的“脉弦而紧”当理解为脉弦而硬,其不欲食之理,联系《伤寒论》的“伤寒腹满谵语,寸口脉浮而紧,此肝乘脾也,名曰纵,刺期门”一条,当为木克土,但此木克土为阴寒凝闭所致,与慢性肝病的木克土有所不同,应予区别。
必须指出的是,仲景于弦紧两脉虽然有时互用,但有时又是严加区分的,如《腹满寒疝宿食病篇》的“寒疝绕脐痛,若发则白汗出,手足厥冷,其脉沉紧者,大乌头煎主之。”本条的“其脉沉紧”不能作“其脉沉弦”理解,这是因为“紧则为寒”是仲景反复强调的,而本条又为寒疝之故。
总之,在什么时候当理解为弦脉,什么时候当理解为紧脉,当视条文的情况而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