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心病病案2
病人,男,65岁,2019年1月8日初诊,主诉:胸闷1年余,1年前因劳累后出现胸闷,伴心前区疼痛,于某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狭窄70%,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,口服中药西药病情时有反复。刻诊:胸闷,心慌,偶有心前区疼痛,呼吸欠畅,情绪不佳及活动后自觉上气困难、胸闷加重。动则出汗,汗出以前胸、头部为主,咽喉不利,觉有痰难咯。乏力懒行,四肢困重,白天精神差。平素喜肉食,胸闷作时则食欲不佳,食多胃脘部胀闷感,大便稀,每日2~3次,小便尚可,舌质淡暗,苔白厚腻,边有齿痕,脉弦滑。
处方:砂仁 6g(后下),广木香 15g,党参 15g,生白术 10g,茯苓 20g,陈皮 10g,法半夏 10g,桔梗 10g,北山楂 15g,荷叶 10g,薏苡仁 20g,白扁豆 10g,厚朴 10g,苏叶 10g。7付,日1付,水煎服。
二诊:2019年1月22日,服上药后胸闷明显缓解,服药期间胸痛未作,咽喉不利及身困均减轻,现仍纳少,大便不成形,每日2次,偶有心慌,左侧卧时心慌明显。守上方去桔梗,加瓜蒌皮 10g、薤白 10g,15付。
三诊:2019年3月6日,服药期间胸闷仅在情绪不佳时发作,其余时间未见,纳食较前增加,精神状态明显好转。舌质淡胖,苔薄白腻,脉缓滑,守上方15付以巩固疗效。
按语:刘中勇教授认为冠心病辨证属脂浊壅盛证之人,大多符合以下几个特点:体型多呈向心型肥胖;饮食喜膏脂味厚之品,但食后易出现脘腹胀闷等症;多见胖大、齿痕舌,舌苔多浊腻或厚腻,脉象多缓滑且无力。过多进食膏脂厚味易致脾胃虚弱,运化失司,则膏脂代谢无力,聚于体内,痹阻血脉成为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原因。病机以脾胃虚弱,运化失司为本,脂浊壅盛,痹阻血脉为标,故治疗上以健运脾气,调脂化浊为大法。健脾化浊调脂方由香砂六君子汤化裁而来,方中香砂六君子汤健脾益气,并佐行气药使补而不滞以治脾胃虚弱之本;荷叶、山楂则为调脂化浊而设,《本草纲目》谓:“荷叶服之,令人瘦劣”,“……裨助脾胃,涩精浊……”,现代药理研究证实,荷叶与山楂均有良好的调脂作用,可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。纵观本例病人症状,辨证属典型的脂浊壅盛证,又有咽喉不利、情绪不佳时胸闷加重等症,乃因脾虚气滞兼加痰邪阻滞,故加厚朴、苏叶,合半夏厚朴汤之意,以行气化痰散结,药证相应,疗效较佳。